yòu xué zhuàng xíng

幼学壮行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yòu xué zhuàng xíng 怎么读

注音 一ㄡˋ ㄒㄩㄝˊ ㄓㄨㄤˋ ㄒ一ㄥˊ

繁体幼壆壯行

感情 中性成语

幼学壮行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 出处:

    《孟子 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 语法:

    幼学壮行作谓语、定语;用于教诲人。

  • 示例:

    行吾之道,不负吾幼学壮行之志矣。(明 赵弼《愚庄先生传》)

幼学壮行的出处

折叠展开

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二》

幼学壮行的典故

折叠展开

有一天,孟子去求见齐宣王,说:“我有个故事想说给大王听听,不知您愿不愿听?”齐宣王说:“请讲吧。”于是孟子便讲了起来:“假如现在要盖一座大房子, 那必定先派工匠去采办大的木料。工匠找到了, 大王一定会称赞他能干。后来他们在施工中不留意, 把木料削得小了,大王见了一定会发怒,以为他们不会办事。但是有人自幼就学那圣贤治国的道理, 预备到壮年时施展他的学问的, 可你大王命令他丢弃平日所学的东西, 听从大王的意旨, 这将会怎么样呢?”齐宣王说:“这当然不行。”孟子接着又说:“假如现在有一块没有经过琢磨的璞玉在此, 虽然价值万金, 也不能不经过玉工的琢磨。至于治理国家, 反说权且丢掉你平日所学的道理, 来服从我的意旨吧! 这与你教玉人雕琢美玉有什么不同了呢?”齐宣王听了孟子的这番话, 懂得了这样的道理: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成材。

幼学壮行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幼学壮行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òu), 幺部,共5画

(1)(形)幼小

(2)(形)(年纪)小;未长成:~虫|~根|~林|~苗|~师|~体|~芽|~株。

(3)(名)小孩儿:~儿园|妇~|扶老携~。

读音(xué), 子部,共8画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

读音(zhuàng), 丬部,共6画

(1)(名)姓。

(2)(形)强壮

(3)(形)雄壮;大:~观|~志。

(4)(动)加强;使壮大:~胆|~声势。

读音(háng,xíng), 行部,共6画
hángxí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

幼学壮行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