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壮行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yòu xué zhuàng xíng 怎么读
注音: 一ㄡˋ ㄒㄩㄝˊ ㄓㄨㄤˋ ㄒ一ㄥˊ
繁体:幼壆壯行
感情 中性成语
幼学壮行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出处:
《孟子 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语法:
幼学壮行作谓语、定语;用于教诲人。
示例:
行吾之道,不负吾幼学壮行之志矣。(明 赵弼《愚庄先生传》)
幼学壮行的出处
折叠展开
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二》
幼学壮行的典故
折叠展开
有一天,孟子去求见齐宣王,说:“我有个故事想说给大王听听,不知您愿不愿听?”齐宣王说:“请讲吧。”于是孟子便讲了起来:“假如现在要盖一座大房子, 那必定先派工匠去采办大的木料。工匠找到了, 大王一定会称赞他能干。后来他们在施工中不留意, 把木料削得小了,大王见了一定会发怒,以为他们不会办事。但是有人自幼就学那圣贤治国的道理, 预备到壮年时施展他的学问的, 可你大王命令他丢弃平日所学的东西, 听从大王的意旨, 这将会怎么样呢?”齐宣王说:“这当然不行。”孟子接着又说:“假如现在有一块没有经过琢磨的璞玉在此, 虽然价值万金, 也不能不经过玉工的琢磨。至于治理国家, 反说权且丢掉你平日所学的道理, 来服从我的意旨吧! 这与你教玉人雕琢美玉有什么不同了呢?”齐宣王听了孟子的这番话, 懂得了这样的道理: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成材。
幼学壮行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幼学壮行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