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识字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mù bù shí zì 怎么读
注音: ㄇㄨˋ ㄅㄨˋ ㄕˊ ㄗˋ
繁体:目不識字
感情 贬义成语
目不识字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出处: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
语法:
目不识字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盲。
英语:
not to know A from B
近义词:
目不识丁
反义词:
满腹经纶
目不识字的出处
折叠展开
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
目不识字的典故
折叠展开
在唐宪宗的时代,幽州节度使张弘靖麾下,有两位行事嚣张、傲慢无礼的从事,名为韦雍与张厚宗。这两位权贵在一次酒宴中,酒后失言,对在场的士兵们冷嘲热讽道:“如今太平盛世,尔等舞刀弄枪之辈又有何用?连最简单的‘丁’字都认不得,你们存在的价值究竟何在?” 这番话犹如重锤击中士兵们的心头,激起了他们深埋已久的愤恨。在他们看来,这是对他们尊严的极大侮辱。与此同时,张弘靖收到了一笔朝廷拨付用于犒赏士兵的金银,然而他并未按旨意行事,反而将这笔财物私自截留,甚至分给了韦雍和张厚宗。 士兵们得知此事后,愤怒的情绪如同火山般爆发。他们再也无法忍受这三位高官的傲慢与贪婪,于是纷纷揭竿而起,誓要讨个公道。最终,韦雍和张厚宗在这场暴乱中被士兵们杀害,而张弘靖也被关进了大牢。 朝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时间束手无策。为了平息这场风波,只得将张弘靖降职调离幽州。自此,“目不识丁”这个成语便在民间流传开来,用以形容那些文化水平极低、连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人。同时,这个成语也衍生出了“目不识字”、“不识一丁”、“未识一丁”等说法,成为后世广泛使用的贬义词。
目不识字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目不识字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