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饥如渴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rú jī rú kě 怎么读
注音: ㄖㄨˊ ㄐ一 ㄖㄨˊ ㄎㄜˇ
繁体:如饑如渴
感情 中性成语
如饥如渴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同“如饥如渴”。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宋江陪笑道:‘怎敢相戏。实慕员外威德,如饥如渴。万望不弃鄙处,为山寨之主,早晚共听严命。’”
语法:
如饥如渴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要求强烈。
示例:
老舍《闲谈》:“各方面是那么如饥如渴地需要作品啊。”
英语:
be hungry after
俄语:
с жадностью
近义词:
如饥似渴
如饥如渴的出处
折叠展开
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三国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
如饥如渴的典故
折叠展开
曹操的三子曹植,自幼聪颖绝伦,后成为建安时期的著名诗人。曹操对他宠爱有加,也曾属意他继承王位。按照规定,王位的继承人应是长子曹丕,因此,曹丕与曹植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了出来。 公元220年,曹操驾崩,曹丕继位,成为了魏文帝,百般打压曹植,对其他兄弟也不友好。公元223年,曹丕却突然对兄弟们开恩,召他们到京都参加朝会。曹植因故未能前往,又担心引起曹丕误会,于是献上了一篇名为《责躬》的奏章。奏章中有一句写道:“得会京畿,迟奉圣颜,如渴如饥。”大意是:皇帝开恩让我们到京都来相会,我们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地想急切地拜见皇上。 成语“如渴如饥”由此诞生,用于形容欲望或要求极为迫切。该成语也被称作“如饥似渴”、“如饥如渴”等。
如饥如渴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如饥如渴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