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ǒu lòu fēng shēng

走漏风声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zǒu lòu fēng shēng 怎么读

注音 ㄗㄡˇ ㄌㄡˋ ㄈㄥ ㄕㄥ

繁体走漏風聲

感情 中性成语

走漏风声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泄漏机密或消息

  •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5回:“今愿陛下守口如瓶,不可提起,万一走漏风声,娘娘与夫人们只道妾等巧诈,以博圣恩眷宠。”

  • 语法:

    走漏风声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示例: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七姑奶奶为怕走漏风声,特意约在那里相会。”

  • 日语:

    秘密(ひみつ)が漏(も)れる

  • 俄语:

    выдать секрет утечка сведений<дело получило огласку>

  • 近义词:

    走漏天机

  • 反义词:

    守口如瓶

走漏风声的出处

折叠展开

老身住在此多年,路径颇熟,为此灯光也不取,犹恐走漏风声,黑暗来此。

-----明·王世贞·《鸣凤记·放易》

走漏风声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ǒu), 走部,共7画

(1)(动)跑

(2)(动)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3)(动)移动:挪动:挪动

(4)(动)离开;去:车刚~|把土抬~。

(5)(动)(亲友之间)来往:~娘家|~亲戚。

(6)(动)通过;由:~这个门出去。

(7)(动)漏出;泄露:~风|~漏|~气。

(8)(动)改变或失去原样:~味|~样|~色|~眼。

读音(lòu), 氵部,共14画

(1)(动)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

(2)(动)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锅~了|那间房子~了。

(3)(名)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尽更深。

(4)(名)泄漏:走~风声。

(5)(名)遗漏:挂一~万|这一行~了两个字。

读音(fēng), 风部,共4画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  姓。

读音(shēng), 士部,共7画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