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ōu xīn

釜底抽薪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fǔ dǐ chōu xīn 怎么读

注音 ㄈㄨˇ ㄉ一ˇ ㄔㄡ ㄒ一ㄣ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釜底抽薪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釜:锅。薪:柴。在锅底下抽出柴火。比喻从根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 出处:

    汉 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 语法:

    釜底抽薪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非常彻底。

  • 示例:

    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

  • 英语:

    take out burning wood from under the pot

  • 日语:

    かまの下(した)から薪(まき)を取り去(さ)る。〈喩〉根本的(こんぽんてき)に解決(かいけつ)する

  • 其他:

    <德>das Brennholz unter dem Kessel herausiehen,um das siedende Wasser zur Ruhe zu bringen<法>prendre des mesures radicales

  • 近义词:

    抽薪止沸

  • 反义词:

    火上浇油、沸汤沸止、扬汤止沸

釜底抽薪的出处

折叠展开

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战国末期·吕不韦·《吕氏春秋·尽数》

釜底抽薪的典故

折叠展开

北朝东魏大将侯景起兵反叛朝廷被打败,就跑到南朝梁武帝萧衍那里求救,萧衍发兵给他,他进攻东魏失败。东魏魏收给萧衍写了《为侯景判移梁朝文》,劝萧衍对侯景这种人只能“抽薪止沸,剪草除根。”萧衍不听,侯景后来又背叛梁朝。

釜底抽薪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釜底抽薪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ǔ), 父部,共10画

(名)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破~沉舟|~底抽薪。

读音(dǐ,de), 广部,共8画
dǐde

1.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2.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4. 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

5. 何,什么:底事伤感。

6. 古同“抵”,达到。

1. 同“的”。

读音(chōu), 扌部,共8画

(1)(动)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2)(动)从全部里取出一部分:~查(从中取一部分检查)|~肥补瘦。

(3)(动)(某些植物体)长出:~芽|谷子~穗。

(4)(动)吸:~烟|~水。

(5)(动)收缩:这种布一洗就~。

(6)(动)打(多指用条状物):~陀螺|用鞭子~牲口。

读音(xīn), 艹部,共16画

(1)(名)柴火:抱~救火。

(2)(名)薪水:~俸|~金|~资。

釜底抽薪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