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ng zhī wǎng

一洞之网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yī dòng zhī wǎng 怎么读

注音 一 ㄉㄨㄥˋ ㄓ ㄨㄤˇ

繁体一洞之網

感情 贬义成语

一洞之网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只有一个洞的网

  •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 语法:

    一洞之网作宾语;指自作聪明的人。

  • 示例:

    做买卖得有几手,否则就像一洞之网,什么也捞不到

  • 近义词:

    一目之罗

一洞之网的出处

折叠展开

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一洞之网的典故

折叠展开

在《淮南子》这部古籍中,记录了一个富有深意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观察到捕鸟者用网捕捉鸟类时,每只鸟只会被一个网眼所困。他因此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既然只需要一个网眼就能捕捉到鸟,那么为何还要费尽心思去编织整张网呢?带着这个想法,他回到家,拿起剪刀,果断地将长绳剪断,转而用这些短绳编织了一个个小小的网眼。当有人好奇地询问他为何要制作这么多小网眼时,他自信满满地解释说:“这些是用来捕鸟的。一只鸟只需要一个网眼就足够了,所以我的方法比编织整张网要省事多了。”然而,当这个人带着这些小网眼去捕鸟时,他惊奇地发现,尽管他精心准备,但一只鸟也没有捕捉到。这些小网眼,因为缺乏整体的布局和联系,根本无法有效地捕捉到鸟类。这个故事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一洞之网”,或者也被称为“一目之罗”。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那些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忽视了整体的人或行为。同时,它也用来形容那些因为忽视全局而最终一无所获的情况。

一洞之网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一洞之网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wǎng), 冂部,共6画

(1)(名)捕鱼鳖鸟兽的工具

(2)(名)像网一样的东西:~兜|~巾。

(3)(形)像网一样的组织或系统:法~|~络。

(4)(动)用网捕捉:~鱼|~鸟。

(5)(动)像网似的笼罩着:罗~|天~恢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