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ráo zhuī

十夫桡椎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shí fū ráo zhuī 怎么读

注音 ㄕˊ ㄈㄨ ㄖㄠˊ ㄓㄨㄟ

繁体十夫橈椎

感情 中性成语

十夫桡椎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见“十夫楺椎”。

  •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夫众煦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

  • 语法:

    十夫桡椎作宾语、定语;指人力气大。

  • 近义词:

    十夫楺椎

十夫桡椎的出处

折叠展开

夫众煦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是以文王拘于牖里,孔子厄于陈、蔡。此乃烝庶之风成,增积之生害也。

-----东汉·班固·《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

十夫桡椎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十夫桡椎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í), 十部,共2画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读音(fū,fú), 一部,共4画
fūfú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3.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

1. 文言发语词:夫天地者。

2.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夫。

3.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夫猫至。

读音(ráo,náo), 木部,共10画
ráonáo

1. 〔桡骨〕前臂靠大指一侧的骨头。

2. 桨,楫。

1. 古同“挠”,削弱。

2. 古同“挠”,打扰。

读音(zhuī,chuí), 木部,共12画
zhuīchuí

1. 构成高等动物背部中央骨柱的短骨:椎骨。脊椎。颈椎。胸椎。尾椎。

1. 敲打东西的器具:铁椎。木椎。鼓椎。

2. 敲打,用椎打击:椎鼓。椎杀。椎心泣血(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3. 愚钝,朴实:椎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