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n jìn zhī méng

秦晋之盟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qín jìn zhī méng 怎么读

注音 ㄑ一ㄣˊ ㄐ一ㄣˋ ㄓ ㄇㄥˊ

繁体秦晉之盟

感情 中性成语

秦晋之盟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2卷:“那时待老身寻访他来,与娘子续秦晋之盟,岂不美乎!”

  • 语法:

    秦晋之盟作宾语;泛指两家联姻。

  • 示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年伯黄先生,位尊德重,求使主秦晋之盟,则唯命是听。”

  • 英语:

    a lifelong alliance by marriage

  • 俄语:

    установить родственные связи

  • 近义词:

    秦晋之好

秦晋之盟的出处

折叠展开

小生欲缔秦晋之盟,奈无冰月之便,故此逡巡,未遂所愿。

-----明·单本·《蕉帕记·二·寻春》

秦晋之盟的典故

折叠展开

春秋时期,秦晋互为劲敌。秦穆公为了实现霸业,主动与晋国修好,晋国也以女儿伯姬为媒,两国结为亲家,开启了“秦晋之好”的篇章。晋国内乱之际,晋献公驾崩,夷吾得到秦穆公的援助,顺利继位,是为晋惠公。公元前645年,晋惠公趁秦国大旱,发兵攻秦,结果大败,不仅失去五城,还将太子圉作为人质留在秦国。秦穆公为了笼络晋国,将女儿怀赢嫁给圉,并与晋国约定以黄河为界,两国重修旧好。公元前638年,晋惠公病重,太子圉为保位,偷偷回晋。次年,晋惠公死,圉继位,是为晋怀公,与秦国断交。秦穆公闻此,大怒,决定扶持重耳登上晋国大位。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东渡黄河,占领狐地,最终成为晋国君主,为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鉴于秦穆公的帮助以及两国联盟的关系,一直与秦国友好相处。“秦晋之好”由此而来,泛指两家联姻。该成语也被称作“秦晋之缘”、“秦晋之盟”、“秦晋之匹”。

秦晋之盟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秦晋之盟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ín), 禾部,共10画

(1)(名)周朝国名;在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

(2)(名)朝代;公元前221-公元前206;秦始皇嬴政所建。

(3)(名)指陕西和甘肃。特指陕西。

(4)(名)(Qín)姓。

读音(jìn), 日部,共10画

1.  进:晋级。晋升。晋谒(进见)。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3.  中国山西省的别称:晋剧。

4.  中国朝代名:西晋。东晋。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méng), 皿部,共13画

(1)(名)旧时指宣誓缔约;现在指团体和团体、阶级和阶级或国和国的联合。

(2)(名)指结拜的(弟兄)。

(3)(名)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域;包括若干旗、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