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gāng dǐng

拔山扛鼎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bá shān gāng dǐng 怎么读

注音 ㄅㄚˊ ㄕㄢ ㄍㄤ ㄉ一ㄥˇ

繁体拔山摃鼎

感情 中性成语

拔山扛鼎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拔:拔起来。扛:两手举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为青铜铸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拔起大山;举起鼎。形容力大无比。

  • 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语法:

    拔山扛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力气极大。

  • 示例:

    汉祖入关破秦而楚后之拔山扛鼎,力大过人。(宋 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二卷)

  • 英语:

    great in strength

  • 近义词:

    拔山盖世、拔山举鼎、拔山超海

  • 反义词:

    软弱无力、举鼎绝膑

拔山扛鼎的出处

折叠展开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拔山扛鼎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á), 扌部,共8画

(1)(动)抽出;拽zhuài出:~刀|~牙|~草。

(2)(动)吸出:~毒|~火罐。

(3)(动)挑选:选~|提~。

(4)(动)攻取:~据点。

(5)(动)超出;高出:~尖|出类~萃。

(6)(动)起动:~步|~脚|开~。

(7)(动)把东西放在水里泡。

读音(shān), 山部,共3画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读音(káng,gāng), 扌部,共6画
kánggāng

1. 用肩膀承担:扛枪。

1. 两手举东西:力能扛鼎。

读音(dǐng), 鼎部,共12画

(1)(名)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钟~。

(2)(副)正当、正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