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不轨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tú móu bù guǐ 怎么读
注音: ㄊㄨˊ ㄇㄡˊ ㄅㄨˋ ㄍㄨㄟˇ
繁体:圖謀不軌
感情 贬义成语
图谋不轨的意思
解释:
谋划超出常规或法度的事。图:谋;图谋:暗中谋划;轨:法度;准则。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图谋不轨,祸及门户。”
语法:
图谋不轨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你们给我们来的公函,说我们图谋不轨……我们此行纯为爱国而来,绝无越轨行为。(杨沫《青春之歌》第七章)
英语:
plan illegal activities
日语:
不法(ふほう)なことをたくらむ
俄语:
замымлять бунт
其他:
<德>Rǎnke schmieden
近义词:
包藏祸心、犯上作乱、居心叵测、作奸犯科、违法乱纪
反义词: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图谋不轨的出处
不轨不物,谓之乱政。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五年》
图谋不轨的典故
孙权辞世后,年仅稚龄的孙亮继位为帝,国家重任落在了大将军诸葛恪与会稽太守滕胤的肩上,二人共辅幼主。然而,朝中局势暗流涌动,将军孙继、朱异等权重之臣滥用职权,激起朝野上下强烈不满。随着孙亮逐渐长大亲政,他决心整肃朝纲,首要目标便是清除孙继。为此,他与公主鲁班、太常全尚及将军刘承秘密策划,意图除去孙继,但不幸的是,这一计划不慎泄露。孙继得知后,迅速反应,派遣孙恩于苍龙门外伏击并杀害了刘承,并擅自拥立琅邪王孙休为帝,企图借此稳固自身地位。在孙休尚未抵达京都建业之际,孙继竟欲强行入宫,其行径无疑是对新君权威的挑战,亦是图谋不轨的明证。面对此景,群臣皆噤若寒蝉,唯虞翻之子虞汜挺身而出,直言不讳:“新主未至,而汝欲擅入禁宫,此举必招致流言四起,民心动荡,非忠臣孝子所为。”孙继虽心生不悦,却也因虞汜之言正中要害,未敢贸然行事,转而亲自率领千余兵马前往迎接孙休。孙休登基后,政局得以初步稳定,孙继虽升任丞相,孙据、孙恩等人亦获封侯爵,家族荣耀一时无两,然其昔日图谋不轨之行,却成为了后世警示的典故。于是,“图谋不轨”这一成语应运而生,亦衍生出“图为不轨”、“谋图不轨”等说法,用以形容那些暗中策划、违背常规、不守法度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