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u fàn yǐn

有犯无隐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yǒu fàn wú yǐn 怎么读

注音 一ㄡˇ ㄈㄢˋ ㄨˊ 一ㄣˇ

繁体有犯無隱

感情 中性成语

有犯无隐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犯:触犯。臣下对君主应采取直言进谏的态度。虽然有所冒犯,也不应该隐讳不言

  • 出处:

    唐·严郢《驳议吕堙》:“公有犯无隐,引经正辞。上是其言,刑为之省。”

  • 语法:

    有犯无隐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示例:

    宋·范仲淹《上资政晏侍郎书》:“某又闻: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

有犯无隐的出处

折叠展开

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

有犯无隐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ǒu,yòu), 月部,共6画
yǒuyò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fàn), 犭部,共5画

(1)(动)违反;抵触:~法。

(2)(动)侵犯:击退来~敌人。

(3)(动)发作、发生:~病。

(4)(名)指犯罪的人:战~。

读音(yǐn), 阝部,共11画
[ yǐn ]

1. 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2. 伤痛:隐恻。

3.怜悯:恻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