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 zhī

千里之驹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qiān lǐ zhī jū 怎么读

注音 ㄑ一ㄢ ㄌ一ˇ ㄓ ㄐㄨ

繁体千裏之駒

感情 中性成语

千里之驹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驹:少壮马。比喻英俊的少年

  • 出处: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之凫乎?”

  • 语法:

    千里之驹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 示例: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4回:“我看贤侄英英器宇,自是千里之驹,异日当光吾宗,劣叔可免门户忧矣。”

千里之驹的出处

折叠展开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之凫乎?

-----战国·屈原·《楚辞·卜居》

千里之驹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千里之驹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iān), 丿部,共3画

(1)(数)数目;十个百。

(2)(形)比喻很多:~方百计。

读音(lǐ), 里部,共7画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jū), 马部,共8画

(1)(名)少壮的马。

(2)(名)初生或不满一岁的骡、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