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i mìng shì tīng

唯命是听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wéi mìng shì tīng 怎么读

注音 ㄨㄟˊ ㄇ一ㄥˋ ㄕˋ ㄊ一ㄥ

繁体唯命是聽

感情 中性成语

唯命是听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

  • 语法:

    唯命是听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那我不费俄顷的的迟疑,或许早就是唯命是听的。(郭沫若《革命春秋 创造十年》)

  • 英语:

    always do as one is told like wax in somebody's hand

  • 俄语:

    слушаться беспрекословно

  • 近义词:

    唯命是从、言听计从

  • 反义词:

    我行我素

唯命是听的出处

折叠展开

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二年》

唯命是听的典故

折叠展开

亦称“唯命是从”,意思是对命令毫不反抗,只要有命令就听从,形容绝对服从。   此典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又见《左传·宣公十二年》:‘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   春秋时期,郑国先与楚国订立了友好盟约,可是这之后又与晋国往来密切,为此楚庄王非常生气。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郑国。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国兵强马壮,郑国根本不是楚国对手。楚国军队迅速攻破了郑国的都城。在这种危急的处境下,郑国的国君郑伯就好像罪犯一样,披头散发,裸露上身,牵着一只羊去迎接楚庄王,向楚庄王谢罪求饶。   郑伯对楚庄王说:“我没有得到上天的保佑,也没有尽力地侍奉贵国,得罪了大王,让您很生气,亲自率兵来到我们这破败不堪的地方。这都是我的罪过。现在,只要大王您一声令下,我怎么敢不听从呢?您即使把我俘虏到大江以南,流放海边,我也唯命是从。您要灭亡郑国,把郑国的土地,分割给诸侯,让郑国的男人做仆役,女人做婢妾,我也听从您的命令。如果您能够顾及两国从前的交情,不消灭郑国,让郑国像您的属国一样服侍您,这就是您给我的恩惠,也是我的心愿。现在,我大胆地说出了我的心里话,请您决定吧。”   楚庄王怜悯郑伯说:“一个国家的君主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表示顺服,一定能取得人民的信任;我们立足于发展自己的国家,不贪图占有其他国家。”于是楚庄王下令楚军撤出郑国都城,退兵三十里,两国又订立了和约。

唯命是听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唯命是听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wéi), 口部,共11画

(1)(副)同“惟”。

(2)(副)〈书〉表示答应的词。

读音(mìng), 人部,共8画

(1)(名)生命;性命。

(2)(名)命运

(3)(名):算~。

(4)(名)(动)命令

(5)(名);指派:~驾。

(6)(名)(名)命令

(7)(名);指示:奉~|待~。

(8)(名)(动)给与(名称等):~名|~题。

读音(shì), 日部,共9画
[ shì ]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 姓。

读音(tīng), 口部,共7画

(1)(动)用耳朵接受声音

(2)(动)听从(劝告);接受(意见):~从|~信。

(3)(名)治理;判断:~政|~讼。

(4)(动)听凭;任凭:~其自然。

(5)(名)〈方〉铁皮做的装食品、香烟等的罐子:一~香烟|~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