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ó qún

卓逸不群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zhuó yì bù qún 怎么读

注音 ㄓㄨㄛˊ 一ˋ ㄅㄨˋ ㄑㄨㄣˊ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卓逸不群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 出处:

    汉·蔡邕《荐边让书》:“才艺言行,卓逸不群。”

  • 语法:

    卓逸不群作谓语、定语;指与众不同。

  • 近义词:

    卓尔不群,卓然不群、卓荦不群

卓逸不群的出处

折叠展开

才艺言行,卓逸不群。

-----汉·蔡邕·《荐边让书》

卓逸不群的典故

折叠展开

在《汉书·河间献王传赞》中,我们得知西汉景帝有十四个儿子,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两位是汉武帝刘彻和河间献王刘德。与他们的兄弟们相比,他们两人显得格外突出。他们的兄弟们大多数都沉迷于酒色之中,没有做出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然而,刘彻和刘德却凭借着他们的才华和品德,在众多的兄弟中脱颖而出。当班固为景帝的儿子们撰写传记时,他引用了鲁国哀公的一句话:“我生于宫中,长在众人拥护之下,从未经历过忧愁,也不知道什么是恐惧。”随后,班固发表了自己的评论:“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被封为诸侯王的王子王孙有很多,但其中大多数只知道享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河间献王刘德却是个例外。他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独树一帜,真正称得上是英才。”正因为这样的描述和评价,成语“卓尔不群”得以诞生。这个成语也可以写作“卓然不群”、“卓逸不群”、“卓尔出群”或“卓尔不凡”,用来形容那些才德出众、与众不同的人。

卓逸不群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卓逸不群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uó), ⺊部,共8画

(1)(形)高而直:~立。

(2)(形)高明:~见|~识。

读音(yì), 辶部,共11画

(1)(形)安乐;安闲:安~|以~待劳|一劳永~。

(2)(动)逃跑:奔~|逃~。

(3)(动)避世隐居:隐~|~居。

(4)(动)散失;失传:~文|~书|~事|~闻。

(5)(动)超过一般:超~|~群。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qún), 羊部,共13画

(1)(名)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鸡~|建筑~。

(2)(形)成群的:峰~|~居。

(3)(名)众多的人:~言堂|~策~力。

(4)(量)成群的人或东西:一~孩子|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