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纥字不识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hé zì bù shí 怎么读

注音 ㄏㄜˊ ㄗˋ ㄅㄨˋ ㄕˊ

繁体紇字不識

感情 中性成语

纥字不识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识:认识。指人不识字

  • 出处:

    《通俗编·文学》引《懒真子》:“汝纥字不识耶!”

  • 语法:

    纥字不识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识字。

  • 近义词:

    目不识丁

纥字不识的出处

折叠展开

臧武仲,名纥,音恨发切。唐时有误读为核者。萧颖士曰:“汝纥字也不识耶!”俗言瞎字不识,又纥字之讹。

-----清·翟灏·《通俗编·文字》引《懒真子》

纥字不识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纥字不识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é,gē), 纟部,共6画
hégē

1. 下等的丝。

1. 〔纥繨〕同“疙瘩”,纱线绳等打成的结、小球形或块状物。

2. (紇)

读音(zì), 宀部,共6画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shí,zhì), 讠部,共7画
shízhì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1. 记住: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