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tōng

文理不通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wén lǐ bù tōng 怎么读

注音 ㄨㄣˊ ㄌ一ˇ ㄅㄨˋ ㄊㄨㄥ

繁体

感情 贬义成语

文理不通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指文章在词句和内容方面都行不通。

  • 出处:

    《旧五代史·选举志》:“况此等多不究义,唯攻帖书,文理既不甚通,名第岂可妄与?”

  • 语法:

    文理不通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 示例:

    很难想象,有的人连写信都文理不通,怎么能准确、简炼、明白地写出科学论文呢?

  • 英语:

    be illogical and ungrammatical

  • 日语:

    文の筋(すじ)がよく通(とお)らない

  • 俄语:

    нелитературно<безгрáмотно>

  • 其他:

    <法>qui manque de cohérence

  • 反义词:

    文从字顺

文理不通的出处

折叠展开

况此等多不究义,唯攻帖书,文理既不甚通,名第岂可妄与?

-----北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选举志》

文理不通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wén), 文部,共4画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lǐ), 王部,共11画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