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 tóu

千头木奴

  • 结构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qiān tóu mù nú 怎么读

注音 ㄑㄧㄢ ㄊㄡˊ ㄇㄨˋ ㄋㄨˊ

繁体千頭木奴

感情 中性成语

千头木奴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指千棵柑橘树。 汉 末 李衡 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龙阳汜洲 种柑橘千株。临死,对他的儿子说:“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裴松之 注引《襄阳记》、 晋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李衡传》。后多用以为典。亦省作“ 千奴 ”。 宋苏轼 《食柑》诗:“坐客慇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

千头木奴的出处

折叠展开

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千头木奴的典故

折叠展开

三国时襄阳有个叫李衡的,看到家境日渐衰落, 便想好好收拾一下, 可他妻子总是不赞成。李衡没有别法, 只得秘密地派门客十人到武陵找块地方造了些房舍, 种上成千株甘橘树。临死时他告诫儿子说:“你母亲不想治家, 致使家境如此贫困。但我在武陵现有上千个木奴, 它们不要你供吃穿, 你却可靠它们享用了。”他儿子不知道千头木奴究竟是何物, 便告诉母亲, 母亲说:“这该是种了许多甘橘。你父亲在时常称赞太史公‘江陵千树橘,当封君家’这段话。”

千头木奴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iān), 丿部,共3画

(1)(数)数目;十个百。

(2)(形)比喻很多:~方百计。

读音(tóu,tou), 大部,共5画
tóuto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读音(mù), 木部,共4画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

读音(nú), 女部,共5画

(1)(名)受剥削阶级压迫、剥削、役使而没有自由的人:家~|农~|亡国~。

(2)(名)青年女子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家。

(3)(动)像对待奴隶一样地蹂躏、使用:~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