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 zhōng

始终不渝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shǐ zhōng bù yú 怎么读

注音 ㄕˇ ㄓㄨㄥ ㄅㄨˋ ㄩˊ

繁体始終不渝

感情 中性成语

始终不渝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渝:变。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 出处:

    《晋书 陆晔传》:“格勤贞固,始终不渝。”

  • 语法:

    始终不渝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示例:

    《明史 年富传》:“富廉正强直,始终不渝。”

  • 英语:

    unswerving

  • 日语:

    終紿(しゅうし)変わらない

  • 俄语:

    неизменно<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 и неустанно>

  • 其他:

    <德>konsequent<法>avec une fermeté inébranlable

  • 近义词:

    一如既往、矢志不渝

  • 反义词:

    翻云覆雨、见异思迁、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前后矛盾、反覆无常

始终不渝的出处

折叠展开

恪勤贞固,始终不渝。

-----唐·房玄龄等·《晋书·陆纳传》

始终不渝的典故

折叠展开

谢安是东晋时的一位政治家。他年轻时,曾涉入官场,但因目睹官场的种种丑恶现实后心里非常痛恨,便隐居在会稽郡上虞县附近的东山,游山玩水,不关心朝政。到了四十多岁时,他又入朝做官,孝武帝时官至宰相。当时,前秦强盛,攻破梁、益、樊、邓等地(今陕西、四川、鄂西北),谢安任其弟谢石和侄子谢玄做将领,积极加强防御。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军南下,大震江东。谢安又让谢石、谢玄等奋力抵抗,获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并以都督十五州军事率军收复洛阳及青、兖、徐、豫各州。 淝水之战胜利以后,东晋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你争我夺,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政,极力排挤谢氏。看到这种情形,谢安更感到仕途险恶,所以虽然在朝廷身居要职,但退隐东山之志始终没有改变,并且经常在言行上表现出来。公元385年,谢安从广陵回京,不久病死,时年六十五岁。

始终不渝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ǐ), 女部,共8画

(1)(名)最初;起头;开始:~祖|从~至终。

(2)〈书〉跟“才”相同:不断学习~能进步。

读音(zhōng), 纟部,共8画

(1)(形)最后;末了:~点|~场|~极|~审|~霜。

(2)(名)指人死:临~。

(3)(副)终归;终于;到底:~必|~将。

(4)(形)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日|~岁|~年|~生。

(5)姓。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yú), 氵部,共12画

1.  改变,违背(多指感情或态度):忠贞不渝。生死不渝。

2.  中国重庆直辖市的别称。因为重庆境内嘉陵江古称渝水,“渝”也作为重庆的简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