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n bīng

按兵不举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àn bīng bù jǔ 怎么读

注音 ㄢˋ ㄅ一ㄥ ㄅㄨˋ ㄐㄨˇ

繁体按兵不舉

感情 中性成语

按兵不举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犹按兵不动。

  • 出处:

    元 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三折:“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明 无名氏《精忠记 挂冠》:“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岂有按兵不举之理?”

  • 语法:

    按兵不举作谓语、定语;指接到任务后不肯做。

  • 示例:

    侯虎曰:‘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恶!今按兵不举,坐观成败。’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回

  • 英语:

    to rest one's men for a time

  • 俄语:

    не предпринимáть активных военных действий

  • 近义词:

    按兵不动

  • 反义词:

    闻风而动

按兵不举的出处

折叠展开

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

-----元·无名氏·《开诏救忠》

按兵不举的典故

折叠展开

源见“按兵不动”。春秋时,晋大将赵简子准备攻打卫国, 先派史默到卫国去看看情况, 以便采取适当的办法。赵简子给史默一个月的时间, 可是史默却六个月才回来。赵简子问他为什么超过这么长的时间, 史默说:“攻打卫国本来想得到利的, 恐怕得不到利反要遭祸。现在的卫国,是蘧伯玉为相国,史鰌辅佐,孔子正在卫国,他的学生子贡也给卫国做谋臣。卫国执政掌权的, 都是有才能的人。”赵简子听了史默的汇报,也觉得进攻卫国不是时候,便决定暂时按兵不动。

按兵不举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按兵不举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àn), 扌部,共9画

(1)(动)(用手或指头)压

(2)(动)压住;搁下:~下。

(3)(动)抑制:~捺住心头怒火。

(4)(动)用手压住不动:~住。

(5)(介)依照。

(6)(动)〈书〉考查;核对。

(7)(动)(编者、作者等)加按语:编者~|~时|~脉|~期|~语|~需分配。

读音(bīng), 八部,共7画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jǔ), 丶部,共9画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