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冲天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yī fēi chōng tiān 怎么读
注音: 一 ㄈㄟ ㄔㄨㄥ ㄊ一ㄢ
繁体:一飛衝天
感情 中性成语
一飞冲天的意思
解释: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做出了惊人之举。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语法:
一飞冲天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有惊人之举。
示例: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只可怜安公子经他两个那日一激,早立了个'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志气。”
近义词:
一鸣惊人
反义词:
一落千丈
一飞冲天的出处
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战国·韩非等·《韩非子·喻老》
一飞冲天的典故
在公元前616年,楚国遭遇到了晋国的挑衅,国内的大臣们纷纷建议与晋国进行决战。然而,楚庄王却对此置若罔闻,他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对国家的危机似乎毫无察觉。 在这种关键时刻,楚国大夫伍参冒死进谏,他以一只三年不飞不鸣的大鸟为喻,向庄王暗示楚国当前的困境。庄王听后,回应道:“这只鸟三年不飞,一旦飞起来必定会直冲云霄;三年不鸣,一旦鸣叫必定会震惊世人。”伍参认为庄王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然而,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庄王依然我行我素,继续他的享乐生活。这时,另一位大夫苏从无法再忍受这种现状,他来到庄王的宫门前放声大哭。苏从悲伤地说:“我为自己即将死去而伤心,更为楚国即将灭亡而悲痛。”庄王听到后大惊失色,询问苏从为何如此悲痛。 苏从直言不讳地告诉庄王:“我之所以伤心,是因为我多次劝诫您,但您却置若罔闻。您如此沉溺于享乐之中,楚国必定会走向灭亡。”庄王听后大怒,拔剑指向苏从,准备杀了他。然而,苏从却毫不畏惧,他坦然地告诉庄王:“即使我死了,我也会以忠臣之名流传后世;而您,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只会成为亡国之君。” 庄王听后深受触动,他收起了手中的佩剑,决定按照苏从的建议行事。从此,庄王开始亲自处理朝政事务,他任用伍参和苏从担任重要职位,整顿内政,使楚国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与强盛。这一切都为后来楚国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语“一鸣惊人”便由此而来,也称“一飞冲天”“飞必冲天”等,用来形容平时不显山露水,突然做出了成绩或说出某些话语,使人惊异。该成语常常与“不鸣则已”连用,称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