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 láng wèi

引狼自卫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当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yǐn láng zì wèi 怎么读

注音 一ㄣˇ ㄌㄤˊ ㄗˋ ㄨㄟˋ

繁体引狼自衛

感情 贬义成语

引狼自卫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犹言引虎自卫。

  • 出处:

    王树楠《武汉战纪》:“命下之日,太后抱太子痛哭,言者交章论谏,且有引狼自卫之喻。”

  • 语法:

    引狼自卫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近义词:

    引虎自卫

引狼自卫的出处

折叠展开

命下之日,太后抱太子痛哭,言者交章论谏,且有引狼自卫之喻。

-----清·王树楠·《武汉战纪》

引狼自卫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ǐn), 弓部,共4画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读音(láng), 犭部,共10画

(名)哺乳动物;形状和狗相似;昼伏夜出;性情残忍而贪婪;伤害人畜;对畜牧业有害处。

读音(zì), 自部,共6画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读音(wèi), 乛部,共3画

(1)(动)防护;保卫。

(2)(名)明代驻兵的地点;驻军人数比“所”多;后来只用于地名:威海~兵。

(3)(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