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ūn

岂弟君子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qǐ dì jūn zǐ 怎么读

注音 ㄑ一ˇ ㄉ一ˋ ㄐㄨㄣ ㄗˇ

繁体豈弟君子

感情 中性成语

岂弟君子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

  • 出处:

    《诗经·小雅·青蝇》:“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 语法:

    岂弟君子作宾语;指厚道的人。

  • 示例:

    轿子将近,远远望见老父母两朵高眉毛,一个大鼻梁,方面大耳,我心里就晓得是一位岂弟君子。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

  • 近义词:

    恺悌君子

岂弟君子的出处

折叠展开

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周·佚名·《诗经·小雅·青蝇》

岂弟君子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岂弟君子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ǐ,kǎi), 山部,共6画
qǐkǎi

1. 助词,表示反诘(a.哪里,如何,怎么,如“岂敢”,“岂堪”,“岂可”,“岂有此理”;b.难道,如“岂非”,“岂不”,“岂有意乎”)。

1. 古同“恺”,快乐。

2. 古同“凯”,胜利的。

读音(dì), 丷部,共7画
[ dì ]

1.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弟弟。兄弟。

2.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弟。堂弟。

3.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弟。师弟。

4.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弟子。徒弟。

5. 古同“第”,次序。

6. 古同“第”,但。

7. 古同“悌”,孝悌。

读音(jūn), 口部,共7画

(1)(名)君主:国~。

(2)(名)〈书〉对人的尊称:张~|诸~。

读音(zǐ), 子部,共3画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岂弟君子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