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chǐ

目无三尺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mù wú sān chǐ 怎么读

注音 ㄇㄨˋ ㄨˊ ㄙㄢ ㄔˇ

繁体目無三尺

感情 贬义成语

目无三尺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 出处:

    清·王士祯《居易录续谈》:“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余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

  • 语法:

    目无三尺作谓语、定语;指无法无天。

  • 示例:

    凌力《少年天子》第四章:“所审受贿、用贿、过付种种事实,目无三尺,若不重加惩处,何以警戒来兹?”

  • 近义词:

    目无王法

  • 反义词:

    遵纪守法

目无三尺的出处

折叠展开

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余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

-----清·王士禛·《居易录续谈》

目无三尺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mù), 目部,共5画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chǐ,chě), 尸部,共4画
chǐchě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1.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