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

故家子弟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gù jiā zǐ dì 怎么读

注音 ㄍㄨˋ ㄐ一ㄚ ㄗˇ ㄉ一ˋ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故家子弟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故家:世家大族。昔日官宦人家的子弟

  •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王生独自回进房来,对刘氏说道:‘我也是个故家子弟,好模好样,不想遭这一场,反被那小人逼勒!’说罢,泪如雨下。”

  • 语法:

    故家子弟作宾语、定语;指曾经为官宦子弟。

  • 英语:

    old family and his descendants

  • 近义词:

    公子哥儿

故家子弟的出处

折叠展开

世降俗漓,动有障碍。故家子弟谋所以脱尘网,无所于寄,不归道则归释。

-----宋·陈著·《书道士贝鹤隐诗集》

故家子弟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故家子弟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gù), 攵部,共9画

(1)(名)事故:变~。

(2)(名)缘故;原因:无~缺勤|不知何~。

(3)故意;有意:~作镇静|明知~犯。

(4)(连)所以;因此:今日大雨倾盆;~未如期起程。

(5)(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址|~乡|黄河~道|依然~我。

(6)(名)朋友;友情:亲~|沾亲带~。

(7)(人)死亡;已经死亡的(人):病~|染病身~|父母早~|~友。

读音(jiā,jie,gū), 宀部,共10画
jiājiegū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

读音(zǐ), 子部,共3画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读音(dì), 丷部,共7画
[ dì ]

1.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弟弟。兄弟。

2.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弟。堂弟。

3.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弟。师弟。

4.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弟子。徒弟。

5. 古同“第”,次序。

6. 古同“第”,但。

7. 古同“悌”,孝悌。

故家子弟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