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 huān xià

承欢膝下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chéng huān xī xià 怎么读

注音 ㄔㄥˊ ㄏㄨㄢ ㄒ一 ㄒ一ㄚˋ

繁体承歡膝下

感情 中性成语

承欢膝下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 出处:

    《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

  • 语法:

    承欢膝下作谓语、定语;指侍奉父母。

  • 示例: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52回:“明哲保身,智者所贵;承欢膝下,人子当然。”

  • 英语:

    attend upon and please one's parents

  • 近义词:

    膝下承欢

  • 反义词:

    断子绝孙

承欢膝下的出处

折叠展开

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

-----春秋·孔子等·《孝经·圣治》

承欢膝下的典故

折叠展开

"承欢膝下"这一成语,源自儒家经典《孝经》的深刻教诲。原文“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在孩童时期,我们依偎在父母的膝边嬉戏玩耍,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对父母的尊敬与孝顺之心也愈发强烈。"承欢膝下"这个成语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演化而来。其中,“承欢”象征着子女对父母的悉心照料和无尽的欢愉,使得父母心中充满喜悦;而“膝下”则是对儿女年幼时常常围绕在父母身边的一种生动描绘,意味着亲情的紧密与温馨。如今,这个成语被广泛用来形容子女尽心尽力地侍奉父母,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欢乐与满足。同时,它也成为了一种孝道文化的象征,鼓励着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不忘亲情,始终将父母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承欢膝下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chéng), 乛部,共8画

(1)(动)托着;接着:~尘。

(2)(动)承担;担当。~办|~包|~印。

(3)(动)客套话;承蒙:昨~热情招待;不胜感激。

(4)(动)继续;接续:继~|~先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

(5)(动)姓。

读音(huān), 又部,共6画

(1)(形)快乐;高兴:~度|~呼|~庆。

(2)(形)〈方〉起劲;活跃:撒~|雨下得~。

读音(xī), 月部,共15画

(名)膝盖。

读音(xià), 一部,共3画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