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jǐng míng

春和景明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chūn hé jǐng míng 怎么读

注音 ㄔㄨㄣ ㄏㄜˊ ㄐ一ㄥˇ ㄇ一ㄥˊ

繁体萅咊景明

感情 中性成语

春和景明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 语法:

    春和景明作谓语、定语;指春天。

  • 示例:

    明·王錂《春芜记·访友》:“喜今日春和景明,昼闲无事,不免去看他一遭。”

  • 英语:

    All nature in spring looks smiling and gay.

  • 近义词:

    春光明媚

春和景明的出处

折叠展开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春和景明的典故

折叠展开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他细腻的笔触勾画了一幅春日湖光山色的壮丽画卷,借此表达了他对自然与社会的独到见解。他如此写道:“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这一描绘不仅展示了春日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蕴含了作者对和平与繁荣社会的向往。“春和景明”这一成语,便出自这段文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和”象征着温暖的春天和生命的勃发,“景明”则代表着光明和清晰。因此,“春和景明”不仅用来形容春天温暖和煦、景色明媚动人,还常被用来比喻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状态。

春和景明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春和景明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chūn), 日部,共9画

(1)(名)春季;一年的第一季。

(2)(名)男女情欲:~情。

(3)(名)姓。

读音(hé,hè,huó,huò,hú), 禾部,共8画
héhèhuóhuòhú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读音(jǐng,yǐng), 日部,共12画
jǐngyǐng

1. 环境的风光:景色。景致。景物。景观。景气(a.景色;b.指经济繁荣现象,统指兴旺)。景深。

2. 情况,状况:景象。景况。年景。

3. 佩服,敬慕:景仰。景慕。

4. 高,大:景行(xíng )。

5. 姓。

1. 古同“影”,影子。

读音(míng), 日部,共8画
[ míng ]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