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óu shēng xià

柔声下气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róu shēng xià qì 怎么读

注音 ㄖㄡˊ ㄕㄥ ㄒ一ㄚˋ ㄑ一ˋ

繁体柔聲下氣

感情 中性成语

柔声下气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犹言低声下气。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

  • 出处:

    清·沈起凤《谐铎·鸡谈》:“愿天下处闺房者,持予雄辩,压彼雌风,毋柔声下气,养同木鸡也。”

  • 语法:

    柔声下气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示例: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2回:“希铨又本来生一张白脸,柔声下气,就和女人一般的,也怪不得人家疑心。”

  • 近义词:

    低声下气

柔声下气的出处

折叠展开

仔细一想,又怕赵大架子拿他看轻,立刻又做出一副谨慎小心的样子,柔声下气地说道:“这都是大帅的恩典,尧翁的栽培。”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柔声下气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柔声下气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róu), 矛部,共9画

1.  植物初生而嫩:柔荑(初生嫩芽,喻女子白嫩的手)。

2.  软,不硬:柔软。柔韧。柔嫩。柔滑。

3.  软弱,与“刚”相对:柔懦。柔弱。刚柔相济。

4.  温和:柔顺。柔和。柔曼(柔和妩媚)。柔情。

读音(shēng), 士部,共7画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读音(xià), 一部,共3画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读音(qì), 气部,共4画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