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àn ruò hóng gōu

判若鸿沟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pàn ruò hóng gōu 怎么读

注音 ㄆㄢˋ ㄖㄨㄛˋ ㄏㄨㄥˊ ㄍㄡ

繁体判若鴻溝

感情 中性成语

判若鸿沟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 语法:

    判若鸿沟主谓式;作谓语;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 示例:

    从此之后,中国文坛新旧的界限,判若鸿沟。(鲁迅《伪自由书 后记》)

  • 英语:

    clearly distinct

  • 近义词:

    判若黑白、判若两人

判若鸿沟的出处

折叠展开

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判若鸿沟的典故

折叠展开

《史记·项羽本纪》:“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 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秦朝被推翻以后,楚、汉连年互相攻伐。项羽膂力过人,作战勇猛,常常所向披靡。但他刚愎自用,过分迷信武力。有一次,汉刘邦的军队大破楚军在汜水, 接着围困荥阳。项羽立即率援军救荥阳。这时,刘邦集中的兵力很多,军粮也充足, 而项羽的军队疲惫不堪,且粮食缺乏。刘邦趁有利的形势,即派侯公往说项王。项羽迫于当时恶劣的形势,同意举行谈判,并且共同商定:平分天下, 划一条鸿沟。即以古汴水的支流——贾鲁河(今河南中牟县) 为界,河以西的土地归汉,以东的土地归楚。这样,双方才暂时停战了。

判若鸿沟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判若鸿沟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pàn), 刂部,共7画

(1)(动)分开;分辨:~断。

(2)(动)显然(有区别):~若两人。

(3)(动)评定:批~|~卷子。

(4)(动)判决:审~|~案。

读音(ruò,rě), 艹部,共8画
ruòrě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 〔般若〕见“般3”。

鸿

读音(hóng), 氵部,共11画

(1)(名)鸿雁:~毛。

(2)(名)〈书〉指书信:来~(来信)。

(3)(形)大:~图|~儒。

(4)(Hónɡ)姓。

读音(gōu), 氵部,共7画

(1)人工挖掘的水道或工事:暗~|交通~。

(2)(~儿)浅槽;和沟类似的洼处:地面上轧了一道~|瓦~里流下水来。

(3)(~儿)一般的水道:山~|小河~儿。

判若鸿沟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