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nián kuī yuán

三年不窥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 怎么读

注音 ㄙㄢ ㄋ一ㄢˊ ㄅㄨˋ ㄎㄨㄟ ㄩㄢˊ

繁体三年不窺園

感情 中性成语

三年不窥园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窥:偷看。眼睛看不见园中的景色。形容学习、研究专心致志

  •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书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 语法:

    三年不窥园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示例:

    苏曼殊《焚剑记》:“生专心笃学,三年不窥园。”

  • 英语:

    never to take a peep into the garden

  • 近义词:

    目不窥园

三年不窥园的出处

折叠展开

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三年不窥园的典故

折叠展开

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三年不窥园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nián), 丿部,共6画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kuī), 穴部,共13画

(动)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暗中察看:~探|~测。

读音(yuán), 囗部,共7画

(1)(名)(~子、~儿)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花~|果~|~艺。

(2)(名)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公~|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