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 tīng jīng

牧豕听经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mù shǐ tīng jīng 怎么读

注音 ㄇㄨˋ ㄕˇ ㄊ一ㄥ ㄐ一ㄥ

繁体牧豕聽經

感情 中性成语

牧豕听经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一面放猪,一面听讲。比喻求学努力。

  • 出处:

    《后汉书·承宫传》:“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

  • 语法:

    牧豕听经作谓语、定语;指读书勤奋。

牧豕听经的出处

折叠展开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承宫传》

牧豕听经的典故

折叠展开

在汉朝时期,承宫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成为了一个孤儿。为了生计,他不得不给别人放牧猪羊来维持生活。在他的家乡,有一位名叫徐子盛的老师,他常常给数百个学生讲解《春秋经》。承宫虽然年纪小,只有八岁,但他对徐老师的讲解非常感兴趣。他经常偷偷躲在教室的外面,一边放着猪羊,一边聆听老师讲解《春秋经》,听得十分入迷。他被徐老师深厚的学问和精彩的讲解所吸引,内心十分渴望能够进入教室,正式地听老师讲解。于是,承宫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请求徐老师让他进入教室听课。作为交换条件,他愿意为师生们捡拾柴草,以此来报答徐老师的教导之恩。徐老师看到承宫如此勤奋好学,又聪明伶俐,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承宫便成为了徐老师的学生,他每天除了放牧之外,还会抽出时间来听课学习。他勤奋好学的精神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成为了后来人们勤奋好学的榜样。

牧豕听经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牧豕听经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mù), 牜部,共8画

(动)放牧;畜牧:~草|~场|~奴|~人|~羊|~业。

读音(shǐ), 豕部,共7画

(名)猪。

读音(tīng), 口部,共7画

(1)(动)用耳朵接受声音

(2)(动)听从(劝告);接受(意见):~从|~信。

(3)(名)治理;判断:~政|~讼。

(4)(动)听凭;任凭:~其自然。

(5)(名)〈方〉铁皮做的装食品、香烟等的罐子:一~香烟|~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