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xīn chéng

正心诚意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zhèng xīn chéng yì 怎么读

注音 ㄓㄥˋ ㄒ一ㄣ ㄔㄥˊ 一ˋ

繁体正心誠意

感情 中性成语

正心诚意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泛指心术端正,意念真诚。

  •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 语法:

    正心诚意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示例:

    《明史 吴宗伯传》:“命进讲东宫,首陈正心诚意之说。”

正心诚意的出处

折叠展开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春秋战国·曾子·《礼记·大学》

正心诚意的典故

折叠展开

《礼记·大学》:“想要修养自身的品德,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意念真诚,首先要获得广博的知识;而获得广博的知识,则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 后来,“正心诚意”被用来形容心志端正、意念真诚的一种道德修养状态。这种修养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认为只有内心正直、意念真诚,才能在外在行为上体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

正心诚意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正心诚意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èng,zhēng), 一部,共5画
zhèngzhē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读音(xīn), 心部,共4画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chéng), 讠部,共8画

(1)(形)真实的(心意):~心~意|开~布公。

(2)(副)〈书〉实在;的确:~然。

读音(yì), 心部,共13画

(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