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萧墙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huò qǐ xiāo qiáng 怎么读
注音: ㄏㄨㄛˋ ㄑ一ˇ ㄒ一ㄠ ㄑ一ㄤˊ
繁体:禍起蕭墙
感情 中性成语
祸起萧墙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用作屏风。比喻家里、内部。祸乱从内部发生。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语法:
祸起萧墙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不照这么办法,恐祸起萧墙,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回)
英语:
Trouble breaks out at home.
近义词:
同室操戈、萧墙之祸、尺布斗粟
反义词:
敌国外患、兵临城下、大军压境
祸起萧墙的出处
折叠展开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孔子等·《论语·季氏》
祸起萧墙的典故
折叠展开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大贵族叫季康之,他只不过是个卿大夫,但骄横跋扈,实际权势已超出了国君之上。这时的国君鲁哀公,对季康子的野心也有所警惕。有一年,季康子又想扩充实力,攻伐他封地——费邑附近的颛臾。这颛臾本来就是附属于鲁国的小国,因此包括孔子在内有许多人都反对季氏,而孔子的两个学生——冉有和季路因为是季康子的家臣,都愿意听从主子,支持季氏。于是孔子劝阻道:季氏攻伐臣服鲁国的小国,是很不仁义、不得人心的,我替你们担心的是季氏的祸患并不在颛臾上,而是深居在萧墙之内的国君,他能让季氏以及你们这班人为所欲为吗?
祸起萧墙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祸起萧墙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