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ài

资不抵债

  • 结构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zī bù dǐ zhài 怎么读

注音 ㄗ ㄅㄨˋ ㄉㄧˇ ㄓㄞˋ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资不抵债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 资不抵债zībùdǐzhài[insolvency] 指个人或企业的全部债务超过其资产总值以致不足以清偿债权人的财务状况

  • 示例:

    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并经审批机关批准的。

资不抵债的出处

折叠展开

资不抵债,福佑倒挂的那么多?

-----现代·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资不抵债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ī), 贝部,共10画

(1)(名)钱财;费用:~财|~本|工~|合~。

(2)(动)资助:~助。

(3)(动)提供:以~参考。

(4)姓。

(5)(名)资质:天~。

(6)(名)资格:~历|~望。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dǐ), 扌部,共8画

(1)(动)支撑:把门~住。

(2)(动)抗拒:~制。

(3)(动)顶替、相当:~换。

(4)(动)到达:昨日~沪。

(5)(动)牛羊等用角顶、触:~人。

读音(zhài), 亻部,共10画

(1)(名)欠别人的钱

(2)(动)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