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ǒu shā jīn gāng zuò shā

走杀金刚坐杀佛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zǒu shā jīn gāng zuò shā fó 怎么读

注音 ㄗㄡˇ ㄕㄚ ㄐ一ㄣ ㄍㄤ ㄗㄨㄛˋ ㄕㄚ ㄈㄛˊ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走杀金刚坐杀佛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杀:程度深;金刚:佛的侍从力士;佛:佛教徒对释迎牟尼的简称。比喻劳逸苦乐不均

  •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1回:“不然,头里就赖他那两个,正是‘走杀金刚坐杀佛。’”

  • 语法:

    走杀金刚坐杀佛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走杀金刚坐杀佛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走杀金刚坐杀佛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ǒu), 走部,共7画

(1)(动)跑

(2)(动)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3)(动)移动:挪动:挪动

(4)(动)离开;去:车刚~|把土抬~。

(5)(动)(亲友之间)来往:~娘家|~亲戚。

(6)(动)通过;由:~这个门出去。

(7)(动)漏出;泄露:~风|~漏|~气。

(8)(动)改变或失去原样:~味|~样|~色|~眼。

读音(shā), 朩部,共6画

(1)(动)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弄死:~鸡|~敌。

(2)(动)战斗:~出重围。

(3)(动)削弱;消除:~价|~暑气。

(4)(动)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气~|笑~人。

(5)(动)〈方〉药物等刺激皮肤或粘膜使感觉疼痛:肥皂水~眼睛。

(6)(动)同“煞”

(7)(动):~笔|~尾。

读音(jīn), 金部,共8画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读音(gāng), 刂部,共6画

(1)(形)硬;坚强(跟‘柔’相对):~强|~直|他的性情太~。

(2)(形)(Gānɡ)姓。

(3)(副)恰好:不大不小;~合适。

(4)(副)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仅仅:清早出发的时候天还很黑;~能看出前面同志的背包。

(5)(副)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他~从省里回来。|那时弟弟~学会走路。

(6)(副)用在复句里;后面用“就”字呼应;表示两件事紧接:~过立春;天气就异乎寻常地热。

读音(zuò), 土部,共7画
[ zuò ]

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

2. 乘,搭:坐车。坐船。

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坐庄。

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6.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7.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9. 定罪:连坐。反坐。坐赃(犯贪赃罪)。

10. 瓜果等植物结实:坐瓜。坐果。

11. 同“座”。

读音(shā), 朩部,共6画

(1)(动)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弄死:~鸡|~敌。

(2)(动)战斗:~出重围。

(3)(动)削弱;消除:~价|~暑气。

(4)(动)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气~|笑~人。

(5)(动)〈方〉药物等刺激皮肤或粘膜使感觉疼痛:肥皂水~眼睛。

(6)(动)同“煞”

(7)(动):~笔|~尾。

读音(fó,fú), 亻部,共7画
fófú

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1. 〔仿佛〕见“仿”。

2. 古同“拂”,违背,违反。

走杀金刚坐杀佛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