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ān wǎng

欺天罔地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qī tiān wǎng dì 怎么读

注音 ㄑ一 ㄊ一ㄢ ㄨㄤˇ ㄉ一ˋ

繁体

感情 贬义成语

欺天罔地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欺骗天地。极言人之背理昧心。

  • 出处: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

  • 语法:

    欺天罔地作谓语、定语;指极端欺诈。

  • 示例:

    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

  • 英语:

    be deceitful in the extreme

  • 近义词:

    欺天诳地

欺天罔地的出处

折叠展开

(苻坚)坚以六十万精兵相于东晋,谢玄以八千之卒败于寿春, 岂不为欺天罔地所致者也。

-----唐·何光远·《鉴诫录·判木夹》

欺天罔地的典故

折叠展开

南北朝时, 前秦君主苻坚统率了六十万大军 (号称百万)杀奔东晋。东晋谢石、谢玄率领八万人马相拒于肥水 (今安徽省凤台县东南)。谢玄派人向苻坚说:我们双方阻挡在肥水两岸, 谁也胜不了谁。若是你们后退一步, 让我们渡过河来, 再决一死战, 这不是很好吗?”苻坚自恃兵多优势, 欣然同意了。谁知晋兵一渡肥水, 即迎头痛击, 前秦军队前锋受挫, 后面便约束不住,狼狈逃窜。结果,苻坚中了箭,部下死伤十有七八。后来,唐代的何光远评论道:“苻坚发动了六十万大军, 谢玄只用了八千锐卒, 把十几倍于自己的苻坚打败了, 这难道不是谢玄欺天骗地所造成的。

欺天罔地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ī), 欠部,共12画

(1)(动)欺骗:自~~人|童叟无~。

(2)(动)欺负:仗势~人|~人太甚。

读音(wǎng), 冂部,共8画

(1)(动)〈书〉蒙蔽:欺~。

(2)(副)〈书〉没有、无:置若~闻。

读音(dì,de), 土部,共6画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