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ǎi hán

地负海涵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dì fù hǎi hán 怎么读

注音 ㄉ一ˋ ㄈㄨˋ ㄏㄞˇ ㄏㄢˊ

繁体地負海涵

感情 中性成语

地负海涵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谓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 出处:

    语出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 语法:

    地负海涵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示例:

    先生之学,可谓地负海涵,渊渟岳峙矣。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朱笥河先生》

  • 近义词:

    包罗万象

地负海涵的出处

折叠展开

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地负海涵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dì,de), 土部,共6画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读音(fù), ⺈部,共6画

(1)(动)〈书〉背(bēi)

(2)(动)担负:~责任|身~重任。

(3)(动)依仗;依靠:~靠|~险固守。

(4)(动)遭受:~伤|~屈。

(5)(动)享有:久~盛名。

(6)(动)亏欠;拖欠:~债。

(7)(动)背弃;违背:~约|忘恩~义。

(8)(动)失败(跟‘胜’相对):胜~未分。

(9)(形)小于零的(跟‘正’相对):~数|~号。(形)指得到电子的(跟‘正’相对):~数|~号。(形)指得到电子的(跟‘正’相对)

读音(hǎi), 氵部,共10画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无目标地:~骂。她丢了支笔,~找。

7.毫无节制地:~吃~喝。

8.姓。

读音(hán), 氵部,共11画

(1)(动)包容;包含。

(2)(名)涵洞;公路或铁路与沟渠相交的地方使水从路下流过的通道;一般孔径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