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ng rǎn gāo huāng

病染膏肓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bìng rǎn gāo huāng 怎么读

注音 ㄅ一ㄥˋ ㄖㄢˇ ㄍㄠ ㄏㄨㄤ

繁体

感情 贬义成语

病染膏肓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见“病入膏肓”。

  • 出处:

    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真个崔张不让,命该凋丧,险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 语法:

    病染膏肓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或人。

  • 示例:

    她已经病染膏肓,不久于人世了

  • 英语:

    fatal disease

  • 近义词:

    病入膏肓、病在膏肓

  • 反义词:

    手到病除

病染膏肓的出处

折叠展开

真个崔张不让,命该凋丧,险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

病染膏肓的典故

折叠展开

春秋时期,晋景公曾在梦中遭遇恶鬼索命,此后便病重如山。晋国向秦国求援,希望能找到医术高超的医生。秦桓公派出了医术精湛的缓医生前去救治。 在缓医生尚未抵达之前,景公又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疾病化作两个小孩,其中一个小孩忧心忡忡地说:“缓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我们该如何逃避他的治疗呢?”另一个小孩则提出了一个狡猾的主意:“只要我们藏在心脏和隔膜之间,他就无法对我们下手了。”当缓医生抵达晋国,诊断了景公的病情后,他无奈地说:“病魔已经侵入了心脏和横隔膜之间,无论是药物还是针灸,都无法挽救君主的生命了。”果不其然,晋景公不久便撒手人寰。 成语“病入膏肓”便源于此。它形象地描绘了疾病严重到无法治愈的程度,也常被用来比喻事情已经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该成语也被称为“病在膏肓”、“病染膏肓”。

病染膏肓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ìng), 疒部,共10画

(1)(动)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状态:疾~|心脏~。

(2)(名)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不正常的状态:~了三天。

(3)(名)心病;私弊:弊~。

(4)(名)缺点;错误:语~|通~。

(5)(动)〈书〉祸害;损害:祸国~民。

(6)(动)〈书〉责备;不满:诟~|为世所~。

读音(rǎn), 木部,共9画

(1)(动)用染料着色:印~|~布。

(2)(动)感染;沾染:传~|~病|一尘不~。

读音(gāo,gào), 高部,共14画
gāogào

1. 肥,肥肉:膏粱(肥肉、细粮)。膏腴。膏沃。

2. 脂油:春雨如膏。膏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3.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膏肓。

1.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膏油。

2. 把毛笔蘸上墨汁在砚台边上掭:膏笔。膏墨。

读音(huāng), 月部,共7画

见〔病入膏肓〕。

病染膏肓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