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ng shī

鸡虫得失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jī chóng dé shī 怎么读

注音 ㄐ一 ㄔㄨㄥˊ ㄉㄜˊ ㄕ

繁体鶏蟲得失

感情 中性成语

鸡虫得失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像鸡啄虫、人缚鸡那样的得失问题。比喻细微的事情;无关紧要的得失。

  • 出处:

    唐 杜甫《缚鸡行》诗:“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 语法:

    鸡虫得失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示例:

    鸡虫得失,蜗角争持,闹得天翻地覆,日月无光。(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五回)

  • 英语:

    inconsequential matters

  • 近义词:

    鸡虫得丧

  • 反义词:

    斤斤计较、锱铢必较

鸡虫得失的出处

折叠展开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唐·杜甫·《缚鸡行》

鸡虫得失的典故

折叠展开

公元776年,唐诗人杜甫,离开成都草堂, 再次来到夔州, 继续他那“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在夔州两年的时间里, 他写了许多著名的诗篇, 《缚鸡行》就是其中的一首。杜甫家里养着鸡, 鸡常常啄虫蚁吃, 他家中的人可怜虫蚁而讨厌鸡吃虫,就让僮仆把鸡捉起来,准备拿去卖掉, 杜甫看到鸡被缚时那种挣扎样子, 就喝令小僮将缚鸡的绳子解开, 把鸡放了。他想: 鸡吃虫子, 小僮同情小虫; 可是鸡给捉去卖了, 还不是要被杀掉吗。人对鸡和虫, 何必厚此薄彼。可他继而想: 鸡虫不能两全, 不是虫死, 便是鸡烹, 你救它这一次, 并不能救它下一次。况且, 鸡和虫都是很小的东西, 实在犯不上为之操心。于是他很有感慨地写道:“鸡虫得失无了时, 注目寒江倚山阁。”其意思:象鸡吃虫, 人缚鸡这些小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永远没有了结的时候,它们的得失无关要紧, 而自己应该想得更深更远。

鸡虫得失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鸡虫得失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ī), 又部,共7画

(名)家禽;品种很多;嘴短;头部有鲜红肉质的冠。翅短;不能高飞:~蛋|~肉|公~|花~。

读音(chóng), 虫部,共6画

1.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2.  动物的通称: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

读音(dé,děi,de), 彳部,共11画
déděide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读音(shī), 丿部,共5画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