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 shǒu fēn

身首分离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shēn shǒu fēn lí 怎么读

注音 ㄕㄣ ㄕㄡˇ ㄈㄣ ㄌ一ˊ

繁体身首分離

感情 中性成语

身首分离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身:躯干;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

  • 语法:

    身首分离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被砍头。

  • 示例:

    老舍《四世同堂》:“他便是犯过一切的罪,随便承认一件,都可以教他身首分离。”

  • 英语:

    lose one's head

  • 近义词:

    首身分离、身首异处

身首分离的出处

折叠展开

本国残,社稷坏……首身分离,暴骨草泽。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四》

身首分离的典故

折叠展开

回溯至两千三百年前,中原大地上,一场残酷战役的硝烟散去后,战场遗留下的是触目惊心的景象:血肉混杂,尸体遍布,数万魏军将士不幸陨落,皆因秦军铁骑的无情践踏。在这片凄凉之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满脸疲惫却目光坚定,穿梭于战场废墟间,只为寻觅爱子遗骸。终得一见,他先是寻回了儿子的头颅,继而凭借战甲与腰间特有的青色印记辨认出了那熟悉的身躯。老者小心翼翼地将头与身并置,泪水如泉涌,悲恸之声响彻云霄。 彼时,魏、韩两国的民众,如同这位老者一般,对秦国的暴行充满了无尽的愤慨与诅咒。自秦孝公起,至庄襄王止,历经六世君主,百余年间,秦国不断东征西讨,尤以邻近的魏、韩两国受害最深。战争的铁蹄下,无数生命消逝,类似老人丧子的悲剧在战场上反复上演,成为那个时代无法抹去的伤痛。 春申君曾以诗寄情,言:“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此句深刻描绘了战争的惨烈与人性的沦丧——人遭杀害,躯体支离破碎,头颅与身躯被迫分离,遗骸散落荒野草丛,满目皆是横尸遍野的凄凉景象。 由此,“首身分离”或“身首分离”这一成语应运而生,用以形容惨遭斩首的悲惨命运,成为后世对古代战争残酷性的一种深刻铭记与警示。

身首分离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ēn), 身部,共7画

(1)(名)身体:~上。

(2)(名)指生命:奋不顾~。

(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

(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

(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

(6)(名)(~儿)(量)用于衣服:做两~儿制服。

读音(shǒu), 首部,共9画

(1)(名)头

(2)(形)第一;最高的:~相|~脑。

(3)(名)首领:~长。

(4)(名)首先:~创。

(5)(动)出头告发:自~。

(6)姓。

(7)(量)用于诗、词、赋;一篇叫一首。

读音(fēn,fèn), 八部,共4画
fēnfè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读音(lí), 亠部,共10画

(1)(动)分离:~别|悲欢~合。

(2)(动)表示时间、空间或者事物之间的距离:这里~车站很近|~国庆节只有十天了。

(3)(动)缺少:发展工业~不了钢铁。

(4)(动)(Lí)姓。

(5)(名)八卦之一,代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