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à

画虎刻鹄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huà hǔ kè hú 怎么读

注音 ㄏㄨㄚˋ ㄏㄨˇ ㄎㄜˋ ㄏㄨˊ

繁体畫虎刻鵠

感情 中性成语

画虎刻鹄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 出处:

    《东观汉记 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 语法:

    画虎刻鹄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示例:

    那怪既神通广大,变得与你相同……我徒弟有手段,决不敢轻动干戈。倘被多官拿住,说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鹄也?《西游记》第三七回

  • 近义词:

    画龙刻鹄

画虎刻鹄的出处

折叠展开

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东汉·班固等·《东观汉记·马援传》

画虎刻鹄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画虎刻鹄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uà), 一部,共8画

(1)(动)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基本义):~画儿|~人像|~山水。

(2)(名)(~儿)画成的艺术品:山水~|年~|风景~。

(3)(形)用画儿装饰的:~屏|~栋雕梁。

(4)(动)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线|~押。

(5)(名)汉字的一笔称一画:笔~。

读音(hǔ), 虎部,共8画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 古同“唬”,威吓。

4. 古同“琥”,琥珀。

读音(kè), 刂部,共8画

(1)(动)用小刀子在竹、木、玉、石、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文字等。

(2)(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五点一~开车。

(3)(名)时间:顷~|立~|即~|此~。

(4)(形)形容程度极深:深~|~苦。

(5)(形)刻薄:尖~|苛~。

(6)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