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chūn bái xuě

阳春白雪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yáng chūn bái xuě 怎么读

注音 一ㄤˊ ㄔㄨㄣ ㄅㄞˊ ㄒㄩㄝˇ

繁体陽萅白雪

感情 中性成语

阳春白雪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 语法:

    阳春白雪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文学作品。

  • 示例:

    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 英语:

    sth. selected among the best

  • 俄语:

    отличáющийся высокой художетвенностью

  • 近义词:

    曲高和寡、鲲鹏图南、白雪阳春

  • 反义词:

    下里巴人、阳阿薤露、雅俗共赏

阳春白雪的出处

折叠展开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战国·宋玉·《对楚王问》

阳春白雪的典故

折叠展开

有一次楚襄王对宋玉说:“我听到许多有关于你的不好传言,是不是因为你的言行举止有不端正的地方呢?”宋玉擅长言论,马上就说:“请大王先宽恕我的过错,让我先讲一段故事。”楚襄王答应了,于是宋玉便说道:“有一个外地的歌者来到了郢都,在市集中唱著通俗的歌曲,一开始跟著他一起唱和的人有数千人之多;后来他改唱比较不俗的歌曲,跟著唱和的人就只剩下数百人;等到他唱起高妙、优雅的歌曲,又夹杂著许多高难度的技巧,国中能够一起唱和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这不是因为歌者唱得不好听,而是因为曲子愈高雅,能够跟著唱和的人也就愈少。同样的,那些批评我的人,不过是些平庸之辈,怎么能够欣赏、了解我的为人呢?”宋玉以歌者唱阳春白雪这种高雅的曲子,反而不受到大众欢迎的例子,来比喻自己高尚不同于流俗,因此不容易被人了解,才会受到排挤。后来“阳春白雪”这句成语被用来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

阳春白雪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áng), 阝部,共6画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

读音(chūn), 日部,共9画

(1)(名)春季;一年的第一季。

(2)(名)男女情欲:~情。

(3)(名)姓。

读音(bái), 白部,共5画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读音(xuě), 雨部,共11画

(1)(名)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是气温降到0℃以下时;空气中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2)(名)颜色或光彩像雪的:~亮。

(3)(名)姓。

(4)(动)洗掉(耻辱、仇恨、冤枉):~耻|~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