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鉴不远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yīn jiàn bù yuǎn 怎么读
注音: 一ㄣ ㄐ一ㄢˋ ㄅㄨˋ ㄩㄢˇ
繁体:殷鑒不遠
感情 中性成语
殷鉴不远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语法:
殷鉴不远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示例:
宋与金的历史,对崇桢说来,殷鉴不远,而他绝不愿在臣民心目和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懦弱无能的君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英语:
one need not look far for a lesson
近义词:
引以为戒
反义词:
重蹈覆辙
殷鉴不远的出处
折叠展开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先秦·佚名·《诗经·大雅·荡》
殷鉴不远的典故
折叠展开
夏禹,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圣王之一,不仅开创了夏朝,更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被后世传颂。然而,夏朝的统治到了末代君主夏桀时,却陷入了荒淫暴虐的深渊,国家动荡不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商汤挺身而出,领导起义军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新的商朝。商汤同样以圣王的形象载入史册,但他所建立的商朝也未能幸免于衰败的命运,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在西伯侯姬昌的时代,他看到了商朝日渐衰败的迹象,于是向商纣王提出了诚恳的忠告:“殷商的教训近在眼前,夏桀的覆灭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然而,商纣王却对姬昌的忠言置若罔闻,没有从夏朝的覆灭中吸取教训,依然我行我素。最终,姬昌的儿子姬发继承了他的遗志,领导起义军推翻了商朝的统治。 这个历史事件催生了一个成语——“殷鉴不远”,用以警示后人,前朝的教训就在眼前,不可掉以轻心。这个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提醒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殷鉴不远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殷鉴不远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