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qián

马失前蹄

  • 结构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mǎ shī qián tí 怎么读

注音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马失前蹄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一个贬义的成语,比喻偶然发生差错而受挫。

马失前蹄的出处

折叠展开

延寿乘风势杀来,李谷马失前蹄,被延朗捉了。

-----元末明初·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

马失前蹄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mǎ), 马部,共3画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读音(shī), 丿部,共5画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

读音(qián), 丷部,共9画

(1)(名)空间或位置在正面的:~门|村~村后。

(2)(名)往前走:勇往直~|畏缩不~|停滞不~|一往无~。

(3)(名)次序靠近头里的:~排|~三名|~者。

(4)(名)过去的;较早的:~天|从~|~功尽弃|~所未有|~无古人;后无来者。

(5)(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政务院。

(6)(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

(7)(名)未来的(用于展望):~程|~景|往~看;不要往后看。

读音(tí), 足部,共16画

(名)马、牛、羊等动物生在趾端的角质物;也指具有这种角质物的脚:~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