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长三尺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huì cháng sān chǐ 怎么读
注音: ㄏㄨㄟˋ ㄔㄤˊ ㄙㄢ ㄔˇ
繁体:喙長三尺
感情 中性成语
喙长三尺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出处:
庄周《庄子 徐无鬼》:“丘愿有喙三尺。”
语法:
喙长三尺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能言善辩。
示例:
明·陈继儒《珍珠船》第三卷:“太牢牛僧孺,少牢杨虞卿,喙长三尺。”
英语:
have a facile tongue
近义词:
能言善辩
喙长三尺的出处
折叠展开
丘愿有喙三尺。彼之谓不道之道,此之谓不言之辩。
-----战国·庄周·《庄子·徐无鬼》
喙长三尺的典故
折叠展开
唐代有一位叫陆余庆的人,他当过洛州长史,与当时著名的文人陈子昂等人是朋友。据说,陆余庆口才非常好,发表议论的时候,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他的文笔却很差。有一次,皇上命他当殿草拟诏书,他半天写不出一句来,急得团团转。对一些重大问题,他议论起来也是头头是道,然而一旦判决起来却漏洞百出。人们嘲笑陆余庆说:“说事即喙长三尺,判字则手重五斤。”意思是说,陆余庆议论起事来嘴有三尺长;用文字判决时手中的笔有五斤重。
喙长三尺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喙长三尺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