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ì cháng sān chǐ

喙长三尺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huì cháng sān chǐ 怎么读

注音 ㄏㄨㄟˋ ㄔㄤˊ ㄙㄢ ㄔˇ

繁体喙長三尺

感情 中性成语

喙长三尺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 出处:

    庄周《庄子 徐无鬼》:“丘愿有喙三尺。”

  • 语法:

    喙长三尺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能言善辩。

  • 示例:

    明·陈继儒《珍珠船》第三卷:“太牢牛僧孺,少牢杨虞卿,喙长三尺。”

  • 英语:

    have a facile tongue

  • 近义词:

    能言善辩

喙长三尺的出处

折叠展开

丘愿有喙三尺。彼之谓不道之道,此之谓不言之辩。

-----战国·庄周·《庄子·徐无鬼》

喙长三尺的典故

折叠展开

唐代有一位叫陆余庆的人,他当过洛州长史,与当时著名的文人陈子昂等人是朋友。据说,陆余庆口才非常好,发表议论的时候,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他的文笔却很差。有一次,皇上命他当殿草拟诏书,他半天写不出一句来,急得团团转。对一些重大问题,他议论起来也是头头是道,然而一旦判决起来却漏洞百出。人们嘲笑陆余庆说:“说事即喙长三尺,判字则手重五斤。”意思是说,陆余庆议论起事来嘴有三尺长;用文字判决时手中的笔有五斤重。

喙长三尺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uì), 口部,共12画

1.鸟兽的嘴。

2.借指人的嘴:百~莫辩。无庸置~(无须插嘴)。

读音(cháng,zhǎng), 长部,共4画
chángzhǎng

1. 两端的距离:长度。

2.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1. 生长,成长:长疮。

2. 增加:长知识。

3. 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长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长辈。长者。家长。

5. 领导人;负责人:部长。校长。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chǐ,chě), 尸部,共4画
chǐchě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1.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