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心如惔
- 结构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yōu xīn rú tán 怎么读
注音: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忧心如惔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火烧。愁得心里像火在煎熬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同义词:忧心如焚。
出处:
《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忧心如惔的出处
折叠展开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周朝·佚名·《诗经·小雅·节南山》
忧心如惔的典故
折叠展开
“忧心如焚”原作“忧心如惔”,“忧心如炽”这一表达,原是从《诗经・小雅・节南山》中的“忧心如惔”演变而来。在古代中国的西周末年,这首诗是对当时权势滔天的太师尹氏的讽刺。尹太师虽受君王厚爱,身居高位,却未能为百姓谋福,反而贪污腐败,致使国家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忧心如炽,岂敢嬉笑。国难将至,何人不察?”这句话描绘了当时人们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对尹氏权势的敬畏让他们不敢轻言戏语。国家的危机日益严重,而尹太师这位手握重权的人,为何不能履行他的职责,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呢? “炽”字意为炽热,如同烈火般炙烤。诗人以“忧心如炽”来形容人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内心如同被烈火焚烧一般。这种表达方式比“忧心如焚”更为强烈,更能体现出人民内心的焦虑和痛苦。 在历史的长河中,“忧心如炽”这一成语逐渐流传开来,用以形容人们在面对重大危机或困境时,内心的极度忧虑和不安。就像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植在《释愁文》中所写:“我满怀忧愁,行走在路边,形容憔悴,忧心如炽。”这正是对“忧心如炽”这一成语的最好诠释。
忧心如惔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