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o tóu tiǎn

刀头舔蜜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dāo tóu tiǎn mì 怎么读

注音 ㄉㄠ ㄊㄡˊ ㄊ一ㄢˇ ㄇ一ˋ

繁体刀頭舔蜜

感情 中性成语

刀头舔蜜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舔: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比喻利少害多。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

  • 出处:

    《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言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 语法:

    刀头舔蜜作宾语、定语;指危险大。

  • 示例:

    刀头舔蜜的危险可想而知

  • 近义词:

    虎口拔牙

刀头舔蜜的出处

折叠展开

佛言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汉·佚名·《佛说四十二章经》

刀头舔蜜的典故

折叠展开

汉明帝刘庄,东汉的第二位皇帝,深深爱着他的母亲阴丽华。然而,在他三十八岁那年,阴太后离世,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悲痛。明帝因此夜不能寐,即便入睡也常被梦境所扰。某个夜晚,明帝做了一个奇特的梦,梦中出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金人,头顶散发着耀眼的白光。这个金人自天而降,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盘旋数圈后,便升空向西飞去。次日早朝,明帝将梦境详述于群臣,希望他们能为自己解梦,并探寻这金人的真正身份以及此梦所预示的吉凶。此时,一位名叫傅毅的博士上前奏道:“臣曾听闻,西方天竺有位神明,被称为佛,全身金光,且能在空中翱翔。陛下梦中所见的金人,或许便是这位佛。”明帝听后,对天竺的地理位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询问其距离汉朝的远近。傅毅答道:“天竺位于汉朝以西,远超过西域,或许有数千里之遥。”明帝听后,决心不远千里,探寻佛的踪迹,于是立即派遣蔡愔、秦景和王尊等十二位大臣组成使团,前往天竺。三年后,秦景等人在西域的大月氏偶遇两位印度高僧。他们盛情邀请这二位高僧来到东汉的都城洛阳。这两位高僧用白马驮载着佛经和佛像,抵达洛阳后,明帝喜出望外,在洛阳城西建造了中国第一所佛教寺院——白马寺。同时,他还命人绘制了众多的佛教壁画。随同汉使前来的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白马寺内修行、译经并传播佛法。正是在这里,第一本汉文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得以译出并流传于世。这部经典中提到:“佛曾告诫,对于人而言,财富和美色如同孩童在刀刃上舔蜜,虽能尝到一丝甜意,但稍有不慎便会割伤舌头,甚至危及生命。”后人便用“刀头舔蜜”这一成语,来形容那些贪图小利而置自己于危险境地的人,亦指那些贪财好色、不顾性命的行径。"

刀头舔蜜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刀头舔蜜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dāo), 刀部,共2画

(1)(名)用来切、割、削、砍、铡、斩的工具:菜~。

(2)(名)刀形的东西:冰~。

(3)(量)纸张的计算单位;一百张叫一刀。

读音(tóu,tou), 大部,共5画
tóuto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读音(tiǎn), 舌部,共14画

(1)(动)以舌取食。

(2)(动)用舌头擦试。

读音(mì), 宀部,共14画

(1)(名)蜂蜜;蜜蜂用采集的花蜜酿成的粘稠液体;黄白色;有甜味;供食用和药用。

(2)(名)像蜂蜜的东西:~枣|糖~。

(3)(形)甜美:甜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