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ǎn zhī

瑚琏之器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hú liǎn zhī qì 怎么读

注音 ㄏㄨˊ ㄌ一ㄢˇ ㄓ ㄑ一ˋ

繁体瑚璉之器

感情 中性成语

瑚琏之器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 语法:

    瑚琏之器作宾语;指人有才。

  • 示例:

    公以瑚琏之器为郎官,以干将之断宰赤县。(唐 李华《卢郎中斋居记》)

  • 英语:

    vessels of grain at ancestral temple

  • 近义词:

    栋梁之材

  • 反义词:

    燕岱之石

瑚琏之器的出处

折叠展开

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春秋·孔子弟子等·《论语·公冶长》

瑚琏之器的典故

折叠展开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贡原是卫国的商人,姓端木名赐,他因为有钱,经常穿华丽的服饰,孔子看不惯他的新潮,说他为君子不器。他沾沾自喜,他问孔子自己是什么器,孔子随意说是瑚琏之器。子贡更加飘飘然,不知孔子在说他内心空虚。

瑚琏之器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瑚琏之器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ú), 王部,共13画

见〔珊瑚〕。

读音(liǎn), 王部,共11画

(名)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皿。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qì), 口部,共16画

(1)(动)用具:瓷~|木~|~物。

(2)(名)器官:消化~。

(3)(名)度量;才能:~量|大~晚成。

(4)(动)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