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 cái zhàng

疏财仗义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褒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shū cái zhàng yì 怎么读

注音 ㄕㄨ ㄘㄞˊ ㄓㄤˋ 一ˋ

繁体疎財仗義

感情 褒义成语

疏财仗义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人,扶危济困。

  • 出处:

    元 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 语法:

    疏财仗义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示例: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这样讲江湖的人是不顾家的,他不能不疏财仗义。”

  • 英语:

    be generous in aiding needy people

  • 日语:

    財(ざい)を軽んじ義(ぎ)を重んずる

  • 其他:

    <法>se montrer généreux envers les pauvres et droit en acte

  • 近义词:

    仗义疏财、重义轻财

  • 反义词:

    见利忘义

疏财仗义的出处

折叠展开

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元·刘君锡·《来生债》

疏财仗义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ū), ⺪部,共12画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读音(cái), 贝部,共7画

(名)钱和物资的总称:~物|理~。

读音(zhàng), 亻部,共5画

(1)(动)执;拿着(兵器)

(2)(名)兵器的总称:仪~。

(3)(动)凭借;倚仗:~势欺人。

(4)(动)指战争或战斗:打好春耕生产这一~。

读音(yì), 丶部,共3画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