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ǒ mào sān zhàng

火冒三丈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当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huǒ mào sān zhàng 怎么读

注音 ㄏㄨㄛˇ ㄇㄠˋ ㄙㄢ ㄓㄤˋ

繁体火冐三丈

感情 中性成语

火冒三丈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愤怒。

  •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 语法:

    火冒三丈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愤怒到极点。

  • 示例:

    你太爱发脾气,动不动火冒三丈,这样怎么能搞好同志关系,干好社会工作?

  • 英语:

    very tempered

  • 近义词:

    怒气冲冲、怒气冲天

  • 反义词:

    心平气和

火冒三丈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火冒三丈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uǒ), 火部,共4画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

读音(mào,mò), 冃部,共9画
màomò

1. 向外透或往上升:冒烟(①烟往上升;②发怒)。冒汗。冒尖。

2. 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顶着:冒雨。冒险。冒死。

3. 不加小心,鲁莽,冲撞:冒失。冒昧。冒进(不顾具体条件,急躁进行)。

4. 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冒牌。冒充。冒名顶替。

5. 复盖:“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6. 贪污:“贪于饮食,冒于货贿”。

7. 古同“帽”。

8. 古同“瑁”,玳瑁。

9. 姓。

1. 〔冒顿(dú)〕中国汉初匈奴族的一个君主名。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zhàng), 一部,共3画

(1)(量)长度单位;十尺。

(2)(动)丈量(土地):清~。

(3)(名)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

(4)(名)丈夫(用于某些亲戚的尊称):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