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mín

不羁之民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bù jī zhī mín 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ㄐ一 ㄓ ㄇ一ㄣˊ

繁体不羈之民

感情 中性成语

不羁之民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羁:束缚;民:百姓。不受束缚的百姓。指不甘就范的民众

  • 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 语法:

    不羁之民作宾语;指不甘就范的民众。

  • 示例:

    吉普赛人酷爱自由,是所谓的不羁之民

不羁之民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不羁之民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jī), 罒部,共17画

(1)(名)马笼头。

(2)(动)拘束。

(3)(动)停留;使停留。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mín), 乛部,共5画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